中国数学网


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数学新闻


科学把握教材合理用好教材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课改成绩固然喜人,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惑。例如:1.教材中有些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是尊重教材还是作适当改组?2.课堂教学的开放和提高学生成绩矛盾吗? 3.《用数学》这块内容该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问题使我们陷入迷惘之中,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为此,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通过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对帮助教师科学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实现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作了一些探索。

一、对比教学式教研活动

对比教学式教研活动是针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对比来加深认识,寻求教学的具体对策。对比的方式可以是不同时代、同一内容的教学进行对比;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教师不同的设计进行教学对比;也可以是同一内容、同一教师两次的教学对比等`。我们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每两周安排一次集体备课,确定一位主讲人,其他老师采取“看、听、议”的方式参与。(“看”主讲人教案,对自己原教案进行分析、修改;“听”主讲人的备课思路、体验他的备课历程;“议”原教案及教学中的问题)。四册教材中应用题的安排有些突兀,类型较多,有一步、两步、三步计算的,有归一、归总的,有倍数、相差关系的等等,备课时我们不知道教学的度如何把握?叶云素老师针对我们的困惑进行了教材分析并上了《用数学》整理课,她的课既朴实又很有趣味,选用的内容全部来自学生的实际(女生12人,男生24人,每组6人,有6组),学生根据这四条信息选两条编出求总数、求相差数、求倍数的问题;例: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女生平均每组几人?男生可以分成这样的几组?等。第二环节根据我们学校的实践活动“人民币的使用”把学生的买卖活动用数学问题的形式进行罗列(归一、归总);师这样引导:选你们在春游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提一个数学问题。生:买3盒冰淇淋要几元?师:谁会补上你认为需要的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小组同学可以交流)学生补充的信息有两种:(1)每盒3元(2)5盒15元。对第二种学生有争议,他们提出要买同样的冰淇淋才行,不然的话价格会不同的。叶老师就抓住契机引出“买同样的冰淇淋”这句话,学生因为有生活的经验,马上就能意会。第三环节学生编题。叶老师没有分析归一、归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只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让学生意会,看来学生已经真正理解了。她的课看似随意,其实脉络清晰,正如林志红老师所说:“我们像在观看电视连续剧”。没有长期的修炼,没有深厚的功底绝对不会上出这么精彩的课。听了她的课,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所在,尽管新教材中不再出现应用题这个名称,但学生对于11类基本应用题的结构必须了如指掌,虽然不像原先那样反复操练,强化数量关系,但要求学生在运用中意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题意,解决实际问题。原先我们受“用数学”这个名称的影响,在教学中花了不少时间在创设情境上,而忽略了数学本身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学中蜻蜓点水,有点作秀的味道,造成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不强。叶老师的课让我们从迷惘中走了出来,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课应该上得实在,而不是盲目追求时尚,应该在继承中创新。

二、课例分析式教研活动

课例分析式教研活动是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对于某一节课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作出较科学的评价,寻求更有效对策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它对老师如何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充分挖掘、体现、实施新教材中的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全体交流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才能促使学生的发展。如:我校一位老师上《找规律》一课试教时是这样的:创设了庆六一学生布置教室的情境,学生很快找出小旗、花束、同学列队的规律,接下来是运用规律、记住规律,最后是想象创造。整节课非常顺畅,学生的兴趣也很高,但我们认为一般老师也都这么上,能否换一种教法,更能引发全体参与呢?在教研活动中再次剖析教材,于是诞生了第二种教法。课的引入非常开放、大气,师提供给同桌同学一组图形(有不同颜色的圆形、菱形、长方形、正方形,也有同色的),让他们尝试摆出你认为有规律的图案。孩子们很兴奋,人人都有事可做,他们既要思考如何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又要和同桌合作来完成。老师穿梭于学生之间,帮助有困难的小组,真正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后,我们5人反复讨论教材,比较这两种教法,一致认为后者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它使每个孩子都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教材分析活动,在比较中找差别,在反思中求创新,从而提高我们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

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与常规的教研活动相比,它具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我们5位数学老师人人有课题,有省级、市级、区级的。在新课程刚刚实施的一年级教学中,毛乃春老师已意识到教材有以下几方面不足:

①给孩子们的空间较窄,教材在提出问题后由于限于篇幅以及本身的“静止”状态,只能马上呈现结果。

②编排仍比较注重“模仿复制”,基本上是一例一题,教师很容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获取解题方法,从而忽视了过程的教学。

③与现实生活及生产实践相脱离,尤其无法很好地反映发达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实际差异。

于是他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教材去适应学生,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材”,大胆地提出“一年级数学教材的重组研究”的设想,得到李加汉老师的充分肯定与支持。这个课题被立为省级课题,我们全员参与研究,从以下几块内容展开研究:(1)如何合理划分课时,恰当处理课时差(实际教学课时与人教版教材的课时差至少有29课时)?

(2)如何创造性使用“主题图”?

(3)如何科学地设计练习?

(4)如何使数学实践活动体现实践性,更要体现“数学味”?

(5)如何科学地了解学生?

叶云素老师对小学数学复习课颇有研究,她的“构建协商探究的教学模式”被立为省级课题。其中一点她提出了师生协商策略。旨在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沟通、协作、商量而作出决定──应该复习什么?怎样复习?力求复习内容、复习目标、复习方法的统一,协商的结果达到师生思想情感的沟通、复习意愿的连结、复习手段和复习结果的共识,带来复习者最佳的学习可能性,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董宁萍老师和林志红老师一起,根据学校进行双语、小班化教学的特点,为了不让家长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市立项课题“低年级学生多维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力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形式单一、方式单一、功能单一,封闭的、阻碍学生发展的作业方式,让他们在开放的作业形式中张扬个性,拓展作业的内涵,从而解决课堂开放与提高成绩的矛盾。陈曦老师在教《认识人民币》时,把课内知识进行了拓展、延伸,利用学生的课间餐进行买卖活动,再结合我校大队部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每天接触人民币的换算,熟能生巧,这个难点就这样突破了。正因为有理论作支撑,我们才能比较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合理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发扬个性。

四、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

我们把学术沙龙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发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原先由老师自定话题,集中起来以讲座的形式展开,后来因为这样做比较费时,我们就改为网上论坛的形式,可网上交流毕竟不如面对面的交流来得亲切,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经常开展沙龙式的教研活动。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的活动有目的、有主题。上学期,我们数学老师在区教研活动中上研讨课,为了使我们的课有更广的研究价值,我们选了五种不同类型的课,叶老师的《用数学》、林志红的计算课、陈曦的大数的认识、毛乃春的《角的认识》、董宁萍的《克与千克》,课前,我们集中分析教材,然后互听互评,接下来反思本节课的得失,再作修改,最后借班上课。这次活动后,我们和区新秀班的学员一起座谈,座谈时我们坚持一个原则:“提出别人一个优点时,必须要说出一个你认为的不合理的地方,最好有你的建议”。这样的交流,大家避免了讲空话、套话,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学术式交流,使大家受益非浅。

因为学校领导管理的大气与开放,对我们教师的充分信任与肯定,我们才能放开手脚,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改革,有实践就会有问题浮现,有问题就得有方法解决,我们要尽快从迷惘中走出,边实践边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短短两年,通过我们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数学组有两项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两项区级课题均已立项,两项已结题。我们都是区新秀班学员的指导老师,在平时与他们的交流中不仅提高了自身驾驭教材的能力,而且对他们的提高也起了促进作用。作为新课程的辅导老师,更要善于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体系,这样才能合理用好新教材。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还有困惑的地方求教于各位专家,那就是:(1)我们对整个教材体系把握不准,是否可以给每位教师配一套教材?以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教材体系。(2)低年级的实践活动和高年级的综合应用这两块内容尺度该如何把握?(3)教材中有些内容有点拔高,而学生的水准却有些降低,这该如何理解?我们迫切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相关内容:

京华时报:北大教授质疑中国科学家破解庞加
值得敬仰的科学“隐士”精神
百年数学难题被破解 中国科学家“最后封顶”
破解历史悠久数学难题 美天才少年科学大赛获
数学非理科学生专利 文科生也要学好数学
用计算机做数学实验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把握新课程教材,提高教学有效性
使用传感器与“数据流”做科学,做数学
把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