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网


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数学新闻


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浅谈


摘要:通过心理匹配策略,从感情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有效的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1、诱导认知,情感激趣,引发需要。2、刺激感官,激活需要。3、设疑探究,产生再需要。4.改变思维方法,形成正常学习心理状态。5、重视情感素质教育,满足需要。

关键词:心理匹配策略、情感感受、外部动机激发、数学特点变化、正常学习心理状态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高中数学的内容多,但总学时少,这就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无疑,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现代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在于启发诱导学生,向学生充分展现这些数学知识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罗杰斯所说:“我们不能直接地传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的展开。正如谚语所说:可以牵牛河边,但不能按牛喝水。老师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所在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运用心理匹配策略,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心理匹配策略,是指从感情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的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

1.诱导认知,情感激趣,引发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评价受他人劝说,诱导的影响。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并能激发情趣。情感是认知的体验,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激发,推动人的认知过程向纵深发展,丰富充实人的认知内容。通常,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感受可分为乐趣感,成功感,焦虑感与厌倦感,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感感受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情感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感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是要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以情感人,从而让学生产生认识的需要。

比如 讲《函数》一章时,讲到函数的关系,就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人与座位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充分将象集与集合B是包含关系这一抽象性的概念解释清楚。还有,同学上网,上网时间与上网费用的关系。还可以引用大家在历史,政治中都知道的:在母系社会,妻子与丈夫是一对多的关系,到了封建社会就成了多对一的关系,而到现在的文明社会就为一对一的关系。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的抽象性问题。

再如,《椭圆》一章时,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型台面的直观图,原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这就使学生产生了兴趣,意识到学习椭圆的必要性,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了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教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长度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

2.刺激感官,激活需要

学习包含着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之间某种关系的形式联结,人的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并进一步组合改造而成的新知。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理论性较强,趣味性较低,学生容易感觉到枯燥乏味这一特点,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乏味的状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接受知识。电教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正是符合这一特点它不断变化的形,动,声,色,光,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心理从抑制状态转为主动求知状态,比如在讲正弦函数变换时,如果只是老师从理论上分析,学生很难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一切只不过是学生死记硬背的结果。当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后,很明显可以用Flash或几何画板制作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现三种变换,通过动态演示刺激学生的大脑,加深了知识的巩固,从而也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在外部动机激发方面,可以适当运用奖励与惩罚。

比如 在一次讲课中,我讲函数图形的变换时讲到了这样两个函数的变换的变换问题。我讲是如何由函数变换得来,告诉学生是将的图象x轴上半部分的图象不变,再把上半部分的图象反射到下半部分。当时班上无一人提出异议,这是下课了,我也没继续讲。当我回到办公室有一位学生立即找到我,提出了不同意见,在下节课时我在全班提出了他的看法:将的图象x轴上半部分的图象不变,再把下半部分的图象反射到上半部分。我让同学讨论,看看他的看法对不对。经过同学的认真讨论一致认为他的作法正确,我讲解的错误。这时,我给以了肯定的答复,对他进行了称赞,同学们也给以掌声。这位同学充满了兴奋与愉悦,同学们也用一种崇拜的眼神望向他。此时,我就顺势鼓励大家应该在学习中敢于质疑。这也在后面的教学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设疑探究,产生再需要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师应创造性用好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服务。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对有关需要并不强烈,处于待激活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组织教学内容,巧妙设疑,引导探索,促使学生产生再需要,以调节他们的学生心向。

比如 例 是否存在实数m,使关于x的不等式在[-1,1]上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学生往往习惯于由已知条件,立即得正确的结论,抱着这样的想法,思路必定受阻。

提问1 如果不考虑这一限制条件,实数m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不等式恒成立?(创设化归情景)

提问2 由解出m的范围,能否满足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新旧知识的对比联系)

提问3 当时,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揭示本题的突出特征)

提问4 如果令,那么f(-1)>0且f(1)>0能否保证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即可?(问题得以解决)。

4.改变思维方法,形成正常学习心理状态

高中数学在很大程度上与初中数学不同。因而有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就会在数学上栽跟斗。就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高中数学的不同,没有改变思维,进入真正的高中数学学习,当然就更谈不上提高数学效率了。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一进入就接触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要求的思维梯度太大,学生难以接受。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用理论联系实际降低思维难度,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以形象,通俗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互相转化,提升学生的语言“悟”性。例如 前面提到的映射示例。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教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了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 在讲函数的单调性证明时,学生往往觉得这类证明题要比第一章学习的反证法证明题简单一些,原因是书上给出了证明的步骤,而例题也是按照这一步骤作的。当他们遇到了须用作商法证题时就感到无从下手了,在心理上就会产生高中数学很难的思想。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就尤为重要。在组织教学内容上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正常的学习心理状态。经过中考后,有的学生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的同学,甚至错误以为高一、高二根本不用怎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可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学习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应该十分注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基础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高中数学学习的不同,建立学生正常的学习心理状态,才能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5.重视情感素质教育,满足需要

素质教育主张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素质应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意识,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层面。要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参透思想教育。我们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教书育人。由于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减少。这也使许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学生感到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重视情感的教育。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祖冲之精心算出了圆周率,祖恒用“幂势即同,则积不容异”的独到理论导出了与近代用极限方法得出的球体积一致的精确公式,还有商高定理,刘徽割圆术,杨辉三角,孙子定理等。1840年后,我国数学史上虽然比较暗淡,但也不乏有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著名华罗庚优选法,陈景润在《歌德巴赫猜想》上的重大突破就是典型的事例。还有象熊庆来,陈建功,苏步青,吴文俊等等一批数学家,他们在数学科研中都取得了举不胜举的科研成果,为我国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引用这些素材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神往与沉思。鼓励他们继承先辈们爱国,爱民,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弘扬他们为攀登科学高峰而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重视以上五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解题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侯文星,数学理论与应用,1999

[2]严桂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

[3]乔国燕,陕西教育,2003

[4]施水英,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5]桑青松,中国教育学刊,2001


相关内容:

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启动
温籍数学家李邦河获数学大奖 获奖时感谢村小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将执行新方案
浙大博士解开一个世界数学难题 赢得哈佛人尊
2009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闭幕
中国数学会(2008.01-2011.12)组织机构
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获奖名单在京揭晓
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总决赛获奖名单
第八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颁奖大会在杭召
第一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国内各赛区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