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网


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数学新闻


浅谈数学教学的兴趣教学


showElementsTop(0);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的最多的就是理念,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即从理念转化到实践。在教学中,要真正使用好新教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还需要一个过程。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我经过三年的摸索,对新课标下七年级数学的兴趣教学略有一点小小的体会。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根据新教材特征,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到:

第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对此,我觉得应该做到这样几点: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应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再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始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讲学习兴趣。第二要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要让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比如,《丰富的图形世界》和转盘游戏、七巧板,图案设计、彩剪与镶边等,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感受,从而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教师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另外,即使是比较枯燥,欠生动的内容也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有理数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等,在课堂中应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比如让学生在比赛中完成,抽题进行抢答或增加一些数学游戏等形式。

第三、要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这样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

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可以通过提问或者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第四、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科技的发展状况,对他们的现在和将来都是极其重要的。比如,在“生活中的数据”一课中,应让学生走向社会收集数据,并进行调查和分析。再比如打折销售、教育储蓄,还有大型商场、广场举行的募捐、抽奖等活动,可让学生亲自参与,从课堂的书本中走向社会,从而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总之,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只应充当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相关内容:

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启动
温籍数学家李邦河获数学大奖 获奖时感谢村小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将执行新方案
浙大博士解开一个世界数学难题 赢得哈佛人尊
2009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闭幕
中国数学会(2008.01-2011.12)组织机构
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获奖名单在京揭晓
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总决赛获奖名单
第八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颁奖大会在杭召
第一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国内各赛区获奖名单